
工信部征集汽车门把手国标意见 安全新规引发关注

工信部征集汽车门把手国标意见 安全新规引发关注!隐藏式车门把手的“逆袭”之路
曾经,汽车车门把手就像个老实巴交的“老古董”,普普通通,规规矩矩。传统的机械式门把手结构简单,成本低,即使车子出点小毛病或没电了,它也能正常工作,皮实耐用。那时候,汽车追求的是实用,门把手的设计也以稳重为主。
然而时代变化迅速,汽车行业迎来了电动化、智能化和科技化的变革浪潮。车企们为了使自家产品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开始在各个细节上动脑筋,车门把手这个小部件也被盯上了。
特斯拉是隐藏式车门把手兴起的推动者之一。为了提升车辆续航里程,特斯拉尝试将车门把手藏起来,以降低风阻。这一设计效果显著,不仅减少了风阻,提升了续航里程,还让车身线条更加流畅,充满科技感和未来感。
其他车企纷纷效仿,隐藏式车门把手迅速流行起来。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高端燃油车,都将其视为时尚标配。
然而,隐藏式车门把手并未如预期那样成为车主们的“心头好”。实际使用中,各种问题不断出现。例如,在北方寒冷的冬天,车主小王发现门把手被冻得死死的,怎么按都弹不出来,最终只能打车去上班。还有一次,小张在路边打车时,找不到门把手的位置,围着车转了好几圈才明白需要按一个小按钮才能开门。
这些不便只是冰山一角。更严重的是,在一些紧急事故中,隐藏式车门把手暴露出了安全隐患。今年4月26日,山西运城发生一起车祸,问界M7撞上前方道路养护车,造成3人不幸遇难。救援人员试图打开车门救人,但因电源线和信号线被切断,门把手无法弹出,耽误了宝贵的救援时间。类似事件也在安徽铜陵发生过,隐藏式门把手在关键时刻成了“拦路虎”。
这些事故引发了广泛讨论,人们对隐藏式车门把手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工信部随后出手,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意见。新标准要求增加机械或断电保护等安全冗余设计,确保在事故中断电后车门仍能手动开启。同时,规范隐藏式车门内把手的标志,保证其可见性和易识别性,并对门把手的结构强度提出严格要求。
面对种种问题,车企也开始采取措施。红旗H9采用了高质量材料和加热技术,解决了寒冷天气下门把手被冻住的问题。深蓝汽车则申请了自加热隐藏式门把手专利,用户可以通过远程控制提前加热门把手。
未来,隐藏式车门把手可能会继续存在,但在安全性能上会有质的提升。车企在追求创新和美观的同时,会更加注重消费者的反馈,把安全放在首位,使汽车设计更加人性化。
汽车本应是我们出行的“贴心伙伴”,为我们遮风挡雨,安全快捷地抵达目的地。希望车企们在设计和改进汽车时,多从安全和实用的角度出发,不要让花里胡哨的设计威胁我们的生命安全。消费者在购车时,也要把安全性能放在首位,不被华而不实的配置所迷惑。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ddwi.cn/ddwi/10468.html发布于 2025-05-09 11:29:33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爱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