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同创造残疾人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推进数字化就业新篇章

5月16日,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正值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200名“全国自强模范”、200个“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和60名“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获得荣誉。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们的褒奖,也是对他们精神的激励。
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生命传奇,每个故事都蕴含着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95后的“独臂博士”袁鑫用单手赢得了70多个奖项,并敲开了学术殿堂的大门;绣娘石胜兰尽管高位截瘫,仍带着非遗刺绣走向全国;教师何智芳在特殊教育领域默默奉献30多年,点亮了许多孩子的人生前路。
这些动人的故事是我国8500万残疾人群体共同经历的缩影,也是我国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近年来,无障碍环境建设被更多城市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多地提高了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救助标准,融合教育也在持续扩容提质升级。在国家顶层设计和各方协同帮扶下,残障群体享有更平等的机会、更有尊严的生活和更幸福的未来。
就业对于残障群体尤为重要,一个体面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不仅保障了他们的生存和尊严,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据统计,2024年我国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超过900万,一年新增51.2万人。尽管如此,该群体的就业率仍有提升空间,且多集中在传统服务业,无法满足高学历残障人士的需求,亟需提高就业质量和优化就业结构。
如何让更多残障人士好就业、就好业?推动数字化就业是关键之一。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超50万亿元,电商、直播等新业态加速崛起,催生了多种新职业。这些新职业需求量大、门槛低,包容性强,特别适合远程办公和弹性工作,对残障群体非常友好。现实中,视障者成为有声书主播、听障者在无声直播间销售商品的例子已经越来越多。
进一步激活数字化就业,需要科技企业与数字平台加快创新和普及无障碍技术与应用,拓展更多数字就业新场景,创造更多机会。同时,政府、教育机构及其他社会力量应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帮助残障群体提升职业技能与数字素养,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营造更加友好的就业环境。
更充分的数字化就业将为残障群体插上腾飞的翅膀,让他们飞向无垠的蓝天,成就出彩的人生。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ddwi.cn/ddwi/11459.html发布于 2025-05-17 11:10:34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爱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