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元一学期,谁在教县城老人写AI“prompt”

这届老年人,沉迷 300 块的老年大学 AI 课
啥?老年大学已经这么紧跟时代了?
不久前,我回了一趟湖北老家。
一天下午,只见妈妈急匆匆地出了门,丢下一句:" 老年大学的 AI 课要赶不及了!"
啥?老年大学已经这么紧跟时代了?连我们这个三线城市都开上了 AI 课?
我的妈妈是一名非常善于使用智能手机的退休人士,很多 APP 甚至用得比我都顺溜。她接触到 AI,我也不算太意外。但她的 " 大学同学 " 里,不乏已经七八十岁的老哥哥、老姐姐。
在互联网世界里,当 " 老年人 " 和 "AI" 这两个关键词被放在一起时,往往是媒体报道短视频 AI 课割老年人韭菜,或是子女担忧老人被 AI 制造的内容诈骗。但反过来想,老年人对流行的 AI 产品有哪些真正的使用需求呢?除了被割韭菜和被诈骗之外,老年群体使用 AI 的真实场景又是什么样的呢?
中老年人学 AI,可能是为了发朋友圈
我简单地在网上搜索了 " 老年大学 AI 课 ",发现在刚开学的春季学期,全国各地竟有许多老年大学都推出了 AI 课。
这些课还 " 一位难求 ",有些公益讲座连过道上都摆满了座椅;还有些学期课程因为过于火爆,又临时增加了更多班次。宣布开设 AI 课程的这些学校,不仅有省级或者省会城市的,还有很多甚至是县级老年大学。
比如隶属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望谟县,全县常住人口只有 23 万人,该县老年大学就推出了 "AI 与摄影公益课 ",帮老年人学习 AI 修图等功能。这么一看,AI 真的已经很 " 下沉 " 了。
我妈妈参与的也是一次公益讲座,面向老年大学里的 " 宣传干部 ",主要内容是教大家如何用豆包写文章。老师会在课上演示,如何使用豆包的 " 深度思考 " 和 " 帮我写作 " 功能;同时也会讲解向豆包提问的公式,也就是 prompt(提示词)该怎么写。
不过,对于我妈妈来说,她早就知道怎么用豆包写文案了。她平时喜欢玩抖音,会用抖音提供的模版做视频,在抖音刷到同属字节旗下的豆包 APP 后,她开始用它创作视频文案。
但是在这次老年大学的课堂上,她学到了一个新功能——用豆包解读体检报告。在讲解完 AI 生成内容之后,老师还教学员们如何用豆包的 " 健康咨询 " 功能,比如拍照或者上传体检报告,让豆包进行解读。
看完十几家老年大学 AI 课程的介绍后,我发现其中大部分都是围绕 AI 创作内容展开的。
比如四川老年大学开设了一学期 16 节的 "AI 后期制作 " 课程,教学生在手机上下载 " 即梦 AI"(抖音旗下产品)、" 可灵 AI"(快手旗下产品)等软件,通过 " 念咒语 " ——对着手机说出提示语——的方式,让 AI 完成图片和视频的内容创作。
广州老年大学则紧跟时代,推出 "DeepSeek 与 AI 作图 " 系列课程,且对学员要求比较高,需要具备一定的电脑基础、会用电脑版 " 剪映 "(抖音旗下的视频编辑软件)。课程内容不仅涵盖 DeepSeek 的基本功能和使用场景,如搜索、问答、翻译等,也涉及到 AI 绘画和视频制作。因为过于火爆,校方临时决定给这门课程临时增开新班。学员们的反馈也很好。
在各地老年大学的访谈中,有学员用 DeepSeek 作诗,引来全班共同朗读;还有的学员用 AI 生成了自己儿时记忆中家乡的样子;更有不少学员在课后采访里表示,能用 AI 软件能生成视频文案,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
当然,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生活和健康相关的使用场景也很重要。比如他们学会了用手机拍照识别药品说明,毕竟看着那么小的字号实在是太费劲了;还有的中老年人学会了问 AI 菜谱、天气、旅游攻略、穿搭建议等等。
西安老年大学的一名学员就表示:" 今后很多购物、出行、娱乐方面的事情不必麻烦子女了,自己请教 DeepSeek 就能解决。"
更重要的是,老年人了解 AI 生成内容的强大能力之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被类似的虚假内容诈骗。
在深圳南山区社会福利中心的 AI 课堂上,就增设了 "AI 防诈实训 " 模块,工作人员通过模拟 "AI 语音仿冒熟人 ""AI 换脸视频 " 等典型骗局,教老人识别技术陷阱、提高防范意识。
学习 AI 的第一步——下载 APP
年轻人可能会想,不就是向 AI 提问、或者给 AI 一些简单的指令吗?这有什么好学的?DeepSeek 甚至不需要用户掌握复杂的 prompt,就能生成很好的结果。
但他们大概没有想过,阻碍中老年人使用 AI 的 " 卡点 " 很可能是第一步——如何下载 APP。这一步对我们来说很简单,对于接触智能手机较晚的老年人来说可就困难重重了。
小红书上有位年轻老师分享了自己在老年大学讲 AI 课的经历,有的学员不会在应用商店里搜索 APP、还有的学员不会给手机连接网络。
也有年轻人旁听了一节老年大学的线上 AI 课,发现提问环节学员问的最多的是:
什么叫 " 保存本地 "?
" 签到 " 按钮在哪里?
这个页面怎么关?
这些对年轻人来说很自然的交互操作,对老年人而言却需要进行专门的学习。在很多老年大学的课程照片中,都能看到有学员戴着老花镜,用笔在本子上认真记笔记。
图源小红书 @山橙海
在我妈妈参与的公开课上,老师会把手机屏幕同步投在大屏上,再配上每一步的大字讲解,帮助大家跨过第一关——把 APP 下到自己的手机里。
图源美篇 @张驰有度
而我在沛县(江苏省徐州市下辖县)老年大学的报名须知里,看到了详细列出每一步的报名流程。报名缴费流程:
学员打开手机,点击微信 " 通讯录 " ——点击 " 公众号 " ——搜索 " 沛县老年大学 " ——点击 " 关注 " ——点击 " 在线报名 " ——点击 " 登录 "(新学员要先注册,注册时需上传一张近期正面免冠清晰照片(可自拍),审核同意后再登录)——阅读《沛县老年大学学员安全健康承诺书》并实名签字——点击 " 在线报名 " ——点击 " 新增课程 ",然后按提示操作,报名、缴费。
我才忽然理解,对于老年人来说,智能手机的每一步操作都需要引导,我们动动手指就能完成的事,在他们看来可能是眼花缭乱的界面和毫无规律的跳转。
淄博老年大学的 AI 课程就提到,为了降低学习门槛,本课程采用 " 语音 + 图示 + 实物 " 的三重引导模式,每个操作步骤都配上了放大版的图文指引和一对一辅导。
在这个课程中,还提到了 "AI 语音诈骗的模拟演练 " 环节、以及 "DeepSeek 生成孙辈睡前故事 "" 小程序修复多年前的结婚照 " 等相当实用的功能——看起来授课过程相当细致,老年学员也真的能够学以致用。
老年人使用 AI 的风险,不止被割韭菜 DeepSeek
爆火之后,普通人使用 AI 的门槛进一步降低。
网上有不少关于 " 老年人 AI 课 = 新时代保健品 " 的说法,有些机构正是盯准这群想要跟上年轻人脚步的老年人,推出价格高达 2680 元、实际只有 4 节的 AI 课,而授课内容和老年大学里教的并无区别,无非是如何下载、如何注册、如何开启对话之类。
真正 " 割韭菜 " 的地方在于,这些课声称可以让老年人 " 用 AI 做短视频变现 ",并配以一些夸张的赚钱案例。
然而,这些机构变现的方式便是 " 教人变现 ",并没有多少老年人真的因为学会 AI 就发家致富,只有他们的年轻子女会在社交媒体上控诉亲人被骗的事实。
好在平台也出手对此类割老年人韭菜的 AI 课程进行了管控,当我搜索这些被高频提及的课程账号时,有一些账号的动态已经被清空了。
相比之下,老年大学一整个学期的学费在 100-300 元不等,还是线下小班教学,学员可以获得精准引导,并真正在实际操作中使用,算得上高性价比。
学员们将自己用 AI 制作的视频、图片、文案等分享在社交媒体上,大概率不会获得经济上的收益,但获得同学和亲友的几句夸赞,对他们而言也是挺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
妈在正规老年大学学习 AI,没有被昂贵的网络 AI 课割韭菜,子女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答案并非如此,当网络世界激烈讨论 AI 幻觉问题时,老年人因为不知道 AI 幻觉的存在,很可能已经真正把 AI 助手当成一个值得信任的全能助理了。
大部分在老年大学里讲 AI 的老师,本身并不具有 AI 相关的专业背景,有的只是对于 AI 工具的使用经验和面向老年人的教学经验,他们很可能也不完全理解这些 AI 大模型的原理机制,以及应该给老年人讲解哪些注意事项。
当妈妈告诉我,她学到豆包可以解读体检报告时,我问她:" 老师有没有提到过不能完全相信 AI 输出的内容,还是需要经过自己的判断?" 妈妈摇了摇头。
基于对 AIGC 原理的了解,我和妈妈大致讲了讲当前 AI 生成内容是基于概率的,容易出现 "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还有些时候会瞎编内容,因此不能全信。但这样的警示,不知有多少老年大学的课程中会提及。
如果只讲解 AI 强大的生成功能,却不提及可能产生的幻觉,对于老年人来说,AI 的强大就将成为一把双刃剑。尤其是与自身健康相关的信息,无论是子女的家庭教学,还是各地老年大学的公开教学,都需要反复向老人强调,身体问题需要寻求专业医生的诊断,不能让老年人迷信 AI 给出的一切答案。
说到底,AI 不是年轻人的专利,老年人也可以享受到技术发展带来的便利。而在 AI 时代,老年人也会面临跟年轻人一样,甚至更复杂的技术衍生问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 刺猬公社 "(ID:ciweigongshe),作者:刺猬公社编辑部,36 氪经授权发布。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ddwi.cn/ddwi/6964.html发布于 2025-04-09 15:34:04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爱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