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方为何坐不住了 贸易博弈加剧

近期,美国农业部发布消息,中国取消约12,000吨美国猪肉订单,引发广泛关注。这一事件是中美贸易格局变化的一个缩影,反映出美国贸易政策的问题以及中国在贸易博弈中的坚定立场和积极应对策略。长期以来,美国在贸易领域频繁采取单边主义行动,不断加征关税,试图在贸易谈判中占据主导地位。特朗普执政时期发起的关税战对中美两国农产品贸易造成直接冲击。
在猪肉贸易方面,中国曾是美国猪肉的重要买家。2024年前4个月,中国进口美国猪肉约47.5万吨,占美国猪肉出口总量的22%,但与2018年贸易战前的35%相比已有明显下降。中国取消大量美国猪肉订单主要是因为美国加征关税导致美国猪肉在中国进口成本大幅上升。美国肉类出口联合会的消息显示,特朗普的关税战引发中国反制,中国将从美国进口猪肉的关税调整为172%。高关税使得美国猪肉在中国市场价格竞争力骤降,中国自然会减少对美国猪肉的采购。
与此同时,中国在能源领域也在减少对美国的依赖。据报道,多达7艘载有美国液化石油气(LPG)的运输船原本要运往中国,现在却转向印度和东南亚,中国正从其他国家进口LPG。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LPG进口量为3568.21万吨,自美国进口量占比过半,但目前中国已近80天停止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在能源供应上,中国并不依赖美国。中俄在能源合作上有长远布局,俄罗斯向东看,为中国提供了充足的能源。
中国还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加强能源合作。从加拿大温哥华港运往中国的原油数量在今年3月飙升至730万桶,刷新历史纪录。美国在贸易上的种种行为使其自身损失惨重。在农产品贸易方面,美国农民成为贸易战的牺牲品。中国停止进口美国粮食后,美国农民的农产品滞销,只能在国内贱卖。在能源领域,美国天然气行业也面临危机。自从2月6日一艘美国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抵达中国后,中美之间再无液化天然气运输,至今已超过80天。中国与澳大利亚签署新的天然气进口合同,与俄罗斯加速推进天然气合作,美国难以找到替代中国的庞大天然气市场。
特朗普宣布对75个国家暂停“对等关税”90天,税率统一降至10%,但这并未达到预期效果,那些国家并未按他的期望与美国就贸易相关议题进行谈判。相反,特朗普的举措促使大多数国家与中国有了更多团结合作的机会。在应对美国贸易政策的过程中,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自2025年4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全部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同步提升至84%,以回应美方单边主义行径。中国商务部还将12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对参与2024年对台军售的部分企业实施“全链条禁运”。
中国通过法律手段启动WTO争端解决程序,指控美方关税措施违反相关条款及多边贸易宗旨。中国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将扩大内需作为长期战略,通过减税降费、发放消费券等措施激活国内市场。2024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突破65%。中国推动“双循环”战略,加大在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发投入,逐步降低对美技术依赖。在多边合作上,中国加速与欧盟、东盟、拉美等地区合作,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国家出口占比不断提高,中欧班列开行量突破2万列,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削弱美元霸权影响。
如今,中国在全球贸易格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是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服务贸易第二大国,是全球经济复苏的动力源、稳定锚和压舱石。中国的广交会、消博会吸引着全球众多国家和企业参与,为世界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中国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展现出强大的经济韧性。在这场贸易博弈中,美国若想改变现状,应摒弃单边主义,取消不合理的关税政策。中国在贸易中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会轻易妥协。未来,中国将继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但也绝不会在不合理的贸易压力下低头。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ddwi.cn/ddwi/10680.html发布于 2025-05-11 15:52:27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爱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