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美国籍“云南首富”李晓明,财富大幅缩水525亿

访客 2025-05-16 10:00:42 72297
美国籍“云南首富”李晓明,财富大幅缩水525亿摘要: 文 | 雷达财经,作者 | 孟帅,编辑 | 深海曾经风光无限的 " 云南首富 " 李晓明,遭遇财富滑铁卢。在不久前公布的《2025 胡润全球富豪榜》中,李晓明家族以 100 亿元的...

文 | 雷达财经,作者 | 孟帅,编辑 | 深海

美国籍“云南首富”李晓明,财富大幅缩水525亿

曾经风光无限的 " 云南首富 " 李晓明,遭遇财富滑铁卢。

在不久前公布的《2025 胡润全球富豪榜》中,李晓明家族以 100 亿元的财富再次登榜。不过,与 2022 年荣登该榜时的 625 亿元相比,李晓明家族的身家缩水了 525 亿元。

回溯过往,李晓明的创业之旅最初并非始于锂电池隔膜生意。早年赴美深造的他,在九十年代与弟弟李晓华毅然归国,从烟草包装领域起家。凭借精准的市场判断和果敢的资本运作,兄弟二人历经多次战略转型与资本并购,成功将恩捷股份打造成全球锂电池隔膜行业的领军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所谓的 " 云南首富 " 李晓明,其实早已是美国国籍。而李晓明财富大跳水之际,昔日市值一度接近 3000 亿的恩捷股份如今市值已不到 300 亿元。

在资本市场遭受冷遇的另一面,则是恩捷股份业绩颓软的困局。2023 年、2024 年,公司营收连续两年下滑,归母净利润则在下降后直接转亏。与此同时,公司的核心财务指标毛利率也遭遇断崖式下跌,从 2021 年的 49.86% 一路跌至 2024 年的 11.07%。

不仅如此,恩捷股份还因频繁触及监管红线,受到监管部门的重点关注。这些监管风波,无疑为公司的发展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拥有美国国籍的 " 云南首富 ",财富缩水 525 亿

胡润研究院每年发布的《胡润全球富豪榜》,一直被视为财富领域的 " 晴雨表 "。在这张榜单上,有人因财富飙升尽享荣耀,也有人因身家缩水黯然神伤。

在此次揭晓的榜单中,今年财富承压的富豪数量庞大,有多达 1260 位富豪身家出现不同程度下滑,更有 177 位富豪直接跌出榜单。其中,居住在云南玉溪的李晓明家族,便是 " 失意 " 富豪队伍中的一员。

时间回溯到 2022 年,曾多次摘得 " 云南首富 " 桂冠的李晓明家族在《胡润全球富豪榜》上的财富一度达到 625 亿元,排名高居第 261 位。但此后的几年时间,李晓明家族的财富逐年下滑,于 2023 年降至 380 亿元,又在 2024 年进一步缩水至 150 亿元。

到了今年揭晓的最新榜单,李晓明家族财富再度缩水,仅剩 100 亿元。相比 2022 年登上《胡润全球富豪榜》时的财富,李晓明家族的身家在此期间足足减少了 525 亿元之多,排名也跌至 2500 名开外。

值得一提的是,同样命运的还有李晓明的兄弟李晓华。2022 年,李晓华家族曾以 465 亿元的财富登上当年的《胡润全球富豪榜》。而在今年的榜单中,李晓华家族的财富大幅缩水至 90 亿元,较 2022 年减少 375 亿元。

李晓明家族能长期在富豪榜上占据一席之地,与其精心打造的上市公司恩捷股份密不可分。据恩捷股份此前发布的财报显示,公司的控股股东为 Paul Xiaoming Lee(李晓明),最终控制方为李晓明家族(此处的 " 李晓明家族 " 含李晓华及其亲属)。

截至去年年末,李晓明家族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股份 42.0882%。具体来看,家族成员李晓明直接持股 13.2241%,李晓华直接持股 7.08%,Sherry Lee 直接持股 7.3407%,Jerry Yang Li 直接持股 1.5171%。

此外,李晓明家族成员通过公司股东玉溪合益投资有限公司、玉溪合力投资有限公司、上海恒邹企业管理事务所 ( 有限合伙 ) 间接持有公司股份比例为 12.9262%。

而李晓明、Yan Ma、Sherry Lee、李晓华、Yanyang Hui、Jerry Yang Li、合益投资构成一致行动关系。

据恩捷股份上市前递交的招股书及其他公告显示,李晓明、李晓华为兄弟关系;李晓明与马燕(Yan Ma)为夫妻关系,与 Sherry Lee 为父女关系;李晓华与惠雁阳(Yanyang Hui)为夫妻关系;Jerry Yang Li 为李晓华之子。

目前,李晓明在上市公司担任董事长一职,李晓华则担任副董事长、总经理职务,去年二人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分别为 203.7 万元、174.6 万元。但 Yan Ma、Yanyang Hui、Sherry Lee、Jerry Yang Li 在公司均无任职。

凭借手中所持有的股份,李晓明家族不仅坐拥超百亿财富,还可通过分红收获可观的收益。据同花顺 iFind 显示,自 2016 年上市以来,恩捷股份累计现金分红 9 次,累计现金分红数额达 28.25 亿元,分红率为 24.08%。其中,2023 年,恩捷股份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25.27 亿元,现金分红总额便高达 17 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曾被外界冠以 " 云南首富 " 的殊荣,但其实李晓明已不是中国国籍。财报显示,除李晓华外,前述提到的李晓明家族的剩余五名成员均为美国国籍。而李晓华虽然是中国国籍,但其拥有境外居留权。

去年 2 月,有投资者因某微信公众号文章向公司求证,文章称 " 恩捷股份老板,‘云南首富’在中国卖掉本家公司的股票,套现 345 亿后,他以及其家庭中的 5 人移民美国并获美国国籍,停止了对产业技术的升级和投资 "。

对此,恩捷股份予以否认,称上述信息均不属实。恩捷股份还透露,李晓明系创业初期取得美国国籍,并非网传的上市套现后移民美国。

从烟草包装到锂电池隔膜,李氏兄弟资本浮沉

尽管恩捷股份宣称其为全球领先的锂电池隔膜行业龙头,但其掌舵者李晓明的商业版图其实并非始于锂电池隔膜生意。

1958 年出生的李晓明,职业生涯发端于中国昆明塑料研究所。凭借出色的专业能力,他仅用两年时间就晋升为副所长。

1989 年,30 岁的李晓明获得赴美深造的宝贵机会,进入麻省大学攻读高分子材料专业。随后,弟弟李晓华也追随兄长的脚步,进入同一所大学攻读相同专业。

在美期间,兄弟俩不仅完成了系统的学术深造,还积累了深厚的行业资源与人脉。1992 年至 1995 年,李晓明在美国 Inteplast Corporation 担任技术部经理;李晓华则于 1993 年至 1996 年就职于美国 World-Pak Corporation。

1996 年,李氏兄弟敏锐捕捉到国内蓬勃发展的市场机遇毅然回国,他们在老家云南玉溪与当地国企合资成立红塔塑胶,主攻卷烟包装领域,生产烟标和 BOPP 薄膜。

凭借精准的市场定位,红塔塑胶迅速在烟草包装市场站稳脚跟,公司客户不乏云南的红塔集团、红云红河集团、黑龙江烟草、川渝中烟等国内知名的烟草企业,兄弟二人也借此初尝创业掘金的乐趣。

然而,商海风云变幻莫测。千禧年后,红塔塑胶遭遇经营危机,一度陷入亏损困境,合资国企纷纷选择退股。面对挫折,李晓明没有退缩,而是带领家族全盘接手公司。

选择坚守后,李晓明开始思索如何突破发展瓶颈。他深知,烟草包装行业竞争激烈,要想实现更大发展必须另辟蹊径。于是,他带领公司从烟草包装向无菌包装领域拓展,成功拿下汇源果汁、东鹏饮料、达利食品等一众知名客户。

2006 年,李晓明又收购了云南玉溪创新彩印有限公司(简称 " 创新彩印 ")。这次收购成为他商业版图扩张的关键一步,公司在他的运作下业务不断拓展,营收持续攀升。

尽管此时的李晓明已在包装领域取得显著成就,但他的 " 野心 " 远不止于此。2010 年,李晓明做出一个大胆且具有前瞻性的决策——跨界进军锂电池隔膜行业。天眼查显示,2010 年 4 月,上海恩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16 年,创新彩印经过一些列增资及股权转让的资本运作,以 " 创新股份 " 的名号登陆深交所中小板。不过,彼时锂电隔膜尚未纳入公司主营业务范畴。

直到 2017 年 5 月,创新股份宣布拟斥资 55.5 亿元购买上海恩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00% 的股权。伴随着这笔交易的完成,创新股份摇身一变成为了如今的恩捷股份。

后续,李晓明在资本市场频频施展并购术,先后将江西通瑞、深圳青松、苏州捷力、重庆纽米、富强科技等企业收入麾下。这一系列并购举措,让恩捷股份实现跨越式发展,企业规模与业绩都得到显著提升。

在李晓明的带领下,恩捷股份如今已一跃成为全球锂电池隔膜行业的龙头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包装等领域,客户涵盖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全球知名企业。

2021 年,恩捷股份的市值一度突破 3000 亿元大关,但辉煌难续。截至 5 月 15 日收盘,恩捷股份股价报 28.62 元 / 股,最新市值为 277.47 亿元,不足巅峰时期的十分之一。公司市值的暴跌,也直接导致李晓明、李晓华家族财富大幅缩水。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恩捷股份 2022 年 11 月发布的公告,李晓明、李晓华曾被公安机关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关于李氏兄弟被监视居住的原因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是与烟草反腐有关,另一种说法则称与恩捷股份早年的一起收购案有关。

不过,2023 年,相关部门相继解除对李晓华、李晓明的强制措施。同年 8 月,李晓明收到公安机关出具的《撤销案件决定书》,其根据有关规定,决定撤销前述案件。

公司业绩承压,近来频遭监管关注

李晓明家族财富大幅缩水之际,恩捷股份近来的日子并不是十分好过。

财报显示,2024 年,恩捷股份全年斩获 101.64 亿元的营收,距离失守百亿大关只差一步之遥。而将时间线拉长,在 2022 年创下 125.91 亿元的历史峰值后,恩捷股份的营收已连续两年下滑,且去年 15.6% 的营收降幅较 2023 年的 4.36% 进一步扩大。

从业务结构来看,锂电池隔离膜业务是恩捷股份的核心支柱。2024 年,该板块贡献超八成营收。相比之下,BOPP 薄膜、烟标、无菌包装、特种纸等业务板块占比相对较小,分别贡献 5.57%、0.15%、8.51%、0.75% 的营收,其他产品和其他业务的占比分别为 0.39%、3.42%,可见公司对锂电池隔离膜业务的依赖程度极高。

至于净利润指标,恩捷股份的表现则更不乐观。2023 年,恩捷股份归母净利润从上一年的 40 亿元骤降 36.84% 至 25.27 亿元。到了去年,恩捷股份的归母净利润不仅没有止住下跌的态势,反而进一步恶化,直接由盈转亏,录得 5.56 亿元的亏损。

营收、净利润双双亮起红灯之际,恩捷股份的毛利率指标也呈断崖式下滑,该指标从 2021 年的 49.86% 一路下滑至 2024 年的 11.07%。其中,堪称恩捷股份营收支柱的锂电池隔离膜去年的毛利率为 7.39%,同比下降 32.44 个百分点。

恩捷股份在年报中剖析,2024 年度公司业务规模及市场地位仍保持全球行业领先,但因动力类锂电池增速阶段性有所放缓,下游电池行业竞争激烈进而加大对上游原材料包括隔膜产品的采购成本管控力度,同时,锂电池隔膜行业近年来产能供给集中释放,隔膜行业竞争非常激烈,进而导致隔膜产品价格下行,整个行业盈利承压。

进入 2025 年,恩捷股份业绩压力犹存。今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 17.23% 至 27.29 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同比暴跌 83.57% 至 0.26 亿元。对此,恩捷股份在业绩说明会解释称,净利下滑主要是由于隔膜价格同比下降所致。

东吴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其预计 25Q1 公司隔膜出货 20 亿平 +,同比增 65%,环比持平,且其预计全年 95-100 亿平销量,其中干法 5-6 亿平,份额回升至 50%+。25Q1 含税均价约 1.3-1.4 元 / 平,环比基本持平,其预计 25Q2 行业价格仍有下行压力,但湿法二线企业已面临亏损,价格触底明确。盈利端,公司 24Q4 大幅出售高价库存后,25Q1 单平利润转正,为 0.01 元 / 平,展望 25 年其预计盈利仍承压。

不过,东吴证券认为,公司海外产能逐步投产,匈牙利一期 4 亿平投产,其预计 25 年贡献 2-3 亿平,美国 7 亿平涂覆开始打样,同时公司规划匈牙利二期 8 亿平和马来西亚 10 亿平产能 ; 同时随着国内产能出清,26-27 年公司盈利修复可期。

雷达财经注意到,除了业绩承压,恩捷股份近来还频遭监管关注。其中,去年 7 月,因实际控制人家族的一致行动人相关信息披露不准确,中国证监会云南监管局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并出具警示函措施。

同时,因对恩捷股份实际控制人家族的一致行动人及权益信息披露不准确,未按规定及时披露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并停止买卖公司股票,超比例违规减持股份,云南监管局对 Paul Xiaoming Lee、Yan Ma、Sherry Lee、李晓华、Yanyang Hui、Jerry Yang Li、合益投资采取责令改正并出具警示函措施。

今年 4 月,恩捷股份又收到深交所下发的监管函。经查明,公司存在以下违规行为:公司部分募集资金通过非募集资金专户代付;部分募投项目以募集资金置换自筹资金未履行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未履行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

财富大缩水后,昔日的 " 云南首富 " 还能否重新杀回富豪榜前列?雷达财经将持续关注。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ddwi.cn/ddwi/11274.html发布于 2025-05-16 10:00:42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爱美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