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东敢烧钱做外卖,原来是因为电商赚麻了

作者 | 贝塔商业 阿莹
2025 年 2 月,京东刚刚宣布推出外卖业务时,市场一片质疑。
" 好的不学学烧钱?"
" 不好好管管电商,京东都快掉队了!"
" 别闹了,外卖赛道早被瓜分干净了!"
然而,仅仅 53 天后,京东外卖日订单量突破 1000 万单,商家数超过百万,连骑手工服都处于缺货状态。
5 月 13 日,京东一边公布了一季度 3011 亿元的惊人营收和 109 亿元净利润,一边宣布外卖日订单量即将突破 2000 万单。
京东为何敢烧钱做外卖?因为他们的电商真的赚麻了。
业绩爆发期
2025 年 5 月 13 日,美股尚未企稳的一天,京东股价逆势收涨 3.33%,成为当天中概股里为数不多收涨的存在。
这与当天交出的财报成绩单密不可分:京东第一季度营收 3011 亿元,同比增长 15.8%;净利润 109 亿元,同比大增 53.5%,远超市场预期。
更让人意外的是,京东交出了自 2022 年以来表现最好的季报。过去三年,京东的季度营收增速大部分时间在个位数徘徊。直到 2024 年第四季度,其营收时隔 8 个季度重回两位数增长,达到 13%。进入 2025 年一季度,这一增速不仅得以保持,还扩大到了 15.8%,是同期大盘增速的 3.4 倍。
如此亮眼的成绩单,背后藏着一个大家都知道的变量——刘强东已经全面回归,强势掌控京东的发展。
据九派新闻报道:" 仅 2024 年,刘强东给京东管理层做了 1800 人次的培训,几乎每周至少讲 4 天课,每天讲 10 个多小时,甚至一度嗓子讲得声带撕裂。" 从基层管理到高层战略,从各业务打法到团队能力建设,刘强东都给出了详细的方法论指引。
而且,刘强东还亲自参与一线业务。据称,刘强东每周都会参与多个零售、物流等板块的日会,在会上直接解决大部分方向性问题。在商品、价格、服务等细节上,刘强东毫不吝啬地提出意见和建议。
甚至在京东所有会议室内,都挂着 " 决策时不要忘了用户 " 的条幅。这简单的一句话,成为刘强东带领团队冲锋陷阵的纲领。
在核心业务上,刘强东多次在内部强调低价策略,一方面加大对用户的有效补贴力度,另一方面要求业务线深入供应链源头,与头部品牌深度合作,寻求性价比最优的产品组合。
而在新品首发方面,刘强东则要求加大力度,通过丰富的新品提高用户活跃度,形成 " 用户体验提升——用户数量和下单频次增加——规模效应增强——供应链效率提升——成本降低 " 的正向循环。
成效显著。数据显示,京东的季度活跃用户数已连续 6 个季度保持双位数增长,其中一季度同比增速超过 20%。
难怪不少评论都在说:" 那个战斗力爆表的京东,又回来了。"
零售爆赚的底气
如果你以为现在的京东还只是想守着电商平台的那片地刮油水,那就大错特错了。
从财报来看,2025 年第一季度,京东的 3011 亿元总收入中,京东零售依然扛起大旗,贡献收入 2638.45 亿元,同比增长 16.31%,占比超八成;同期经营利润同比增长 37.75% 至 128.46 亿元。
这意味着,仅零售一项,京东第一季度就赚了 128 亿元。按照现在的汇率,相当于每天赚 1.4 亿元。
支撑如此惊人利润的,是京东几大强力品类的集体增长。第一季度,京东带电品类同比增长 17.1%,日百品类同比增长 14.9%,商超品类连续 5 个季度保持同比两位数增长。
而且,京东遇上国补,可谓土地遇上甘霖。今年 1 月初,国家扩大了对电子产品的补贴范围,除了家电产品外,销售者购买手机、平板、可穿戴消费电子产品也享受国补。由于京东自采模式的特点,其更能适应国补的税收要求,从而在这波政策红利中获益明显。
比如在 3C 领域,京东与小米达成了深度战略合作,双方明确了未来三年成交量 2000 万台的目标。而在非传统优势领域,京东正在抢原本属于淘宝的生意。第一季度,京东线上首发了莱珀妮、Crocs、Massimo Dutti 等多家时尚知名品牌的新品,美妆和鞋服品类也实现了快速增长。
特别是遇上关税问题,京东还盯上了外贸商家。4 月,京东推出 2000 亿元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承诺在未来一年内大规模采购不低于 2000 亿元的出口转内销商品,帮助外贸企业快速开拓国内市场。
除了零售业务,京东物流也表现不俗。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11.5% 至 469.67 亿元,经过调整后的净利润同比增长 13.4% 至 7.5 亿元。零售和物流相辅相成,京东的老本还是让它赚翻了。光这一点,就让它足够有底气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第一季度末,京东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和短期投资总额达 2034 亿元。在充足现金流的基础上,京东还在进行大手笔回购,进一步证明了 " 钱多 " 的事实。
从 2025 年年初至今,京东已回购共计约 8070 万股 A 类普通股,总额约为 15 亿美元,剩余可回购金额还有 35 亿美元。
有了电商印钞机,京东怎么会怕外卖烧钱?更何况,烧钱换来的用户,其实是给 618 准备的。
外卖闪击战
当电商成为稳固的利润根基,京东终于开始了它的外卖大冒险。
财报会上,京东 CEO 许冉透露,京东外卖日订单量预计很快突破 2000 万单。而回顾京东外卖的成长轨迹,这个速度堪称惊人:
3 月 24 日,上线 24 天,日订单量突破 100 万单;
4 月 15 日,上线 46 天,日订单量突破 500 万单;
4 月 22 日,上线 53 天,日订单量突破 1000 万单。
京东外卖的增长呈现出惊人的加速度:现在再增加 1000 万单的用时甚至不到 1 个月。
京东外卖为何能在短时间内迅速起量?答案是多方面的——
对骑手端,京东外卖宣布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
对商家端,京东外卖一开始宣布规定时间内入驻的商家全年免佣金,圈了不少商家上船;
对消费者端,京东外卖上线百亿补贴,主打 " 品质堂食 " 定位。
如此大手笔的投入,也让人不禁担忧其持续性。财报数据显示,包括外卖在内的新业务费用,从去年同期的 15.09 亿元升至 24.94 亿元。京东新业务的经营亏损也从 6.7 亿元扩大至 13.27 亿元。
但相比京东整体的盈利规模,这点亏损还完全可控。更重要的是,京东外卖已经开始有回报了。
" 京东逐渐看到外卖对于整个平台的流量以及新用户的拉动作用,同时也提升了平台整体的流量转化率。" 许冉在财报会上表示," 目前初步看到外卖用户的跨品类的购买行为,现阶段更多集中在商超生活服务品类。"
京东的战略逻辑变得清晰:通过高频次的外卖业务,吸引新用户进入京东生态系统,然后将这些用户转化为其他品类的消费者,最终提升整个平台的活跃度和粘性。
所以,我们也能预测,4 月份和五一的烧钱根本不是终点,至少 618 活动马上要来了,京东外卖还要继续给主业引流。
当然,京东对自己的长期计划也有解释。对于京东做外卖的动机,他们认为,无论是在用户端、商家端还是骑手端,仍然有大量的需求尚未被满足。包括用户对 " 食品安全 " 和 " 品质外卖 " 的需求,商家对 " 合理化佣金 " 的需求,以及骑手对 " 更好保障 " 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京东的跨界是基于市场的真实痛点。而敢于站出来解决这些痛点的底气,则来自主营业务的强劲表现和充足的现金储备。
刘强东近日穿着印有 " 猪猪侠 IP"、背面印着京东外卖二维码的 T 恤走在街头的照片登上热搜。作为全程参与外卖业务决策的最高负责人,他的入局理由与创办京东做零售是一脉相承的:解决当前没有被解决的行业痛点,以此提升用户体验。
从 " 又好又便宜 " 的品牌心智,到满足用户对 " 食品安全 " 和 " 品质外卖 " 的需求;从 " 三毛五理论 " 到对 " 品质堂食餐饮商家 " 免佣金,并提出为骑手缴纳五险一金。
京东,非常希望外卖业务可以有正向循环。最后体现在业绩上,将是外卖烧钱能盈利或者和其他业务的收益打平,这样一来,它的行动就有机会继续下去。
是京东如愿拿到美团的份额改写历史,还是 " 补贴一停感情归零 "?这将是一场刺激的决战。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ddwi.cn/ddwi/11529.html发布于 2025-05-17 19:08:17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爱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