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肇事逃逸怎么判罪

访客 2025-07-29 14:34:12 9640
肇事逃逸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了逃避法律责任而逃离现场的行为,对于肇事逃逸的判罪,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肇事逃逸行为会被认定为交通违法行为,会受到行政处罚,如罚款、记分等,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如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较大,则可能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能会被判处刑罚,发生交通事故后应当立即停车、及时报警、协助处理事故,切勿选择逃逸,摘要结束。

一、肇事逃逸怎么判罪

肇事逃逸判罪需依据具体情形。若肇事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若肇事逃逸构成犯罪,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判断肇事逃逸是否构成犯罪,关键在于是否符合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即是否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等。

具体判罚会综合考虑事故后果、逃逸情节恶劣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在司法实践中,法官会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公正裁决。

二、肇事逃逸罪怎么判

肇事逃逸本身并非独立罪名,通常涉及交通肇事罪。在交通肇事罪里,肇事逃逸是加重处罚情节。

若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并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如果是发生重大事故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的重大事故指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等情形。

要是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具体量刑时,法院会结合案件实际情况,如逃逸行为对后果的影响程度、肇事者事后表现等因素综合判定。

三、肇事逃逸保险赔吗

肇事逃逸情况下,保险是否赔偿需分情况来看。

交强险方面,会在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交强险的设立目的是为了保障交通事故受害人能获得基本的救助和赔偿,即便肇事方逃逸,保险公司也不能以此为由拒绝在交强险责任限额内对受害人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进行赔付。不过,保险公司在赔偿后,有权向肇事逃逸的侵权人进行追偿。

商业险则通常不予赔偿。商业险合同条款一般会将肇事逃逸列为免责情形。保险公司在承保时已明确告知投保人相关免责条款,投保人签订合同即表示认可。肇事逃逸行为严重违反法律和道德规范,破坏了正常的保险秩序,增加了保险公司的风险,所以商业险一般不承担赔偿责任。

总体而言,肇事逃逸后交强险会在规定范围内先赔偿受害人,之后向逃逸者追偿;商业险大概率不会赔偿。

以上是关于肇事逃逸怎么判罪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