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未签劳动合同能否获得经济补偿?

访客 2025-07-22 15:43:08 4457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劳动者在符合一定条件下也有可能获得经济补偿,具体情况需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实际案例进行判断,一般而言,若用人单位存在未按规定签订劳动合同、违反劳动法规等行为,劳动者有权要求相应的经济补偿,未签劳动合同并不绝对排除劳动者获得经济补偿的可能性。

一、没和用人单位签合同能否获得经济补偿

没和用人单位签合同,劳动者有可能获得经济补偿。

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这里的二倍工资差额部分,可视为一种补偿。因为根据法律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签合同违反了此项规定,需承担相应责任。

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此时虽无额外补偿,但劳动者享有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带来的权益保障。

不过,若未签合同是因劳动者自身原因导致,且用人单位已尽到合理的通知义务,劳动者可能无法获得上述经济补偿。

劳动者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等途径主张权益,同时需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如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等。

二、单位没给签无固定期限合同违法吗

单位没签无固定期限合同是否违法,需依据具体情形判断。

若符合以下法定情形,单位不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违法:一是劳动者在该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二是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三是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无严重违规等法定解除合同情形,续订劳动合同。在此类情况下,劳动者提出或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除其主动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合同外,单位应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否则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

若不存在上述法定情形,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固定期限合同,未签无固定期限合同则不违法。

若单位违法不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自应当订立之日起,需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劳动者可与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等途径维权。

三、用人单位60岁以后签合同违法吗

用人单位与60岁以后人员签合同是否违法,需依具体情况判断。

如果劳动者已达法定退休年龄且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此时双方建立的是劳务关系,签订劳务合同不违法。因为退休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不再适用劳动法调整,而是由民法来规范双方权利义务,劳务合同可明确工作内容、报酬、期限等事项。

若劳动者虽满60岁,但未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此时情况较复杂。在一些地区司法实践中,可能认定双方仍为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签订劳动合同。若未按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可能违反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比如要承担支付双倍工资等法律责任。

所以,用人单位与60岁以后人员签合同,关键看劳动者是否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来确定建立何种关系以及合同是否合法合规。

阅读
分享